2022年再生金屬產業綠色發展峰會·再生銅分論壇—共商未來 聚焦新動態新技術
來源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
7月15日,由江西省宜春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江西省豐城市人民政府、江西省宜春市生態環境局、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22年再生金屬產業綠色發展峰會在江西豐城盛大開幕。峰會旨在“響應國家政策導向,凝聚產業共識,承接產業升級需求,促進多方合作,探討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到會嘉賓進行了充分的交流。
下午,再生銅分論壇盛大開啟,論壇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副秘書長張琳主持,話題聚焦于再生銅產業發展現狀、前沿技術工藝、產能分布及發展前景等話題,與到會嘉賓進行了探討。
張琳為大家介紹了產業現狀,目前再生銅產量穩中有升,延續向好態勢,2021年中國再生銅產量達到365萬噸,同比增長12.3%。預計2022年1-6月產量為180萬噸。此外,進口原料穩步回升,產業投資持續升溫,再生銅原料在銅工業原料結構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長,行業迎來發展機遇期。但另一方面,再生銅產業面臨諸多挑戰,如目前企業和市場格局仍需時間調整,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持續性、競爭力尚顯不足等,希望行業企業能夠攜起手來,深化合作,尤其在綠色低碳技術合作、產品開發,以及探索建立綠色低碳產品互認機制等方面下功夫。
江銅貿易事業部首席分析師胡海斌認為,發展再生銅對銅產業意義重大。我國碳排放量的產業分布比較集中,有色工業是我國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2020年,有色金屬工業碳排放量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5%,約6.6億噸。銅行業碳排放量約3708萬噸,占比有色金屬工業的5.6%,再生銅減碳效果明顯,單位能耗僅為銅礦的20%。
他指出,再生銅供應潛力巨大,未來將是銅行業減排的主力軍。再生銅產業目前仍面臨回收體系不完善、產業配套服務不足、融資難、生產工藝有待提高等問題,可以在回收分選加工網絡規?;?、集聚化、標準化,完善產業配套服務、提升融資和風險管理水平等方面下功夫。
江西華贛瑞林稀貴金屬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葉逢春指出,再生有色金屬是寶貴的城市礦產,為充分利用起這些“城市礦產”,應及時革新再生利用相關工藝,并以具體實踐為藍本與到會嘉賓分享經驗。
城市礦產是指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產生和蘊藏與廢舊電機設備、電線電纜、通訊工具、汽車、家電、電子產品金屬和塑料包裝物以及廢料中,可循環利用的鋼鐵、有色金屬、貴金屬、塑料、橡膠、碳精、廢玻璃、醫療垃圾、農業垃圾等資源。在介紹國外先進資源綜合利用工藝及設備的同時,葉逢春對中國國內的資源綜合利用工藝及設備的選擇給出了建議。
中色奧博特銅鋁業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佟慶平分析了目前銅箔應用現狀和前景。近年來,壓延銅箔和電解銅箔產品種類,規格,質量都得到了快速提升,各個企業都加大了研發力度,在技術上實現了可喜的突破。另一方面,電解銅箔的產能規模正在迅速擴大,預計市場形勢的變化會加劇競爭,特別是中低端產品競爭,但在高端方面,產品替代進口的空間仍很大,實現技術突破,早日搶占高端市場是各企業的當務之急。
壓延銅箔方面,高撓曲壓延銅箔、高頻高速通信用低輪廓表面處理壓延銅箔取得了技術突破,具備了進口替代條件。電解銅箔方面,低輪廓表面處理電解銅箔 (VLP,HVLP) 及IC封裝基板用超薄載體銅箔與日臺韓企業還有比較大的差距,急需技術突破,鋰電用電解銅箔繼續向超薄方向發展。電解銅箔中的鋰電用銅箔占比年年提高,2022年開始,新建擴建鋰電用銅箔產能也在陸續釋放。新能源汽車用PCB對厚銅箔(≥7Oum)的需求預計快速增加,大電流、大功率基板用超厚銅箔,將是電子電路銅箔未來的發展方向。
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銅事業部副經理全長煜首先對2022年中國再生銅桿市場進行了分析,并對后期市場情況進行了展望。他指出2022年上半年再生銅桿產業原料端精廢差降至低位,國內回收壓力大。生產端再生銅企業產能利用率大幅下滑,較往年平均下滑近3成。需求端電網基本建設投資受疫情影響,增速放緩,但未來依舊可期;房地產新開工表現不佳,銷售遇冷。對于后期市場情況他認為,原料供應緊張矛盾依舊存在,產業轉移或許會增多,需求端增長依舊存在亮點。